1、无菌操作与感染预防
所有操作(包括换药、冲管等)必须严格无菌,操作者需戴无菌手套,使用碘伏或酒精消毒穿刺点周围皮肤(直径≥15cm)。透明敷料每7天更换一次,若潮湿、卷边或污染需立即更换。
2、导管固定与活动限制
使用缝线或专用固定装置固定导管,避免牵拉、扭曲或折叠。
颈内静脉置管者避免剧烈转头或抬手动作,股静脉置管者下肢弯曲不超过90度,避免压迫导管。
3、保持导管通畅
每次输液前后用10ml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(推-停交替),输注高渗药、血制品后需额外冲洗。
封管时采用正压手法(边推注边夹闭导管),肝素盐水或生理盐水用量为导管容积的1.2-1.5倍。
4、观察与记录
每日检查穿刺点是否红肿、渗液,监测体温变化。
记录导管外露长度、冲洗情况,发现输液不畅或阻力增大时勿强行冲管,需联系医护人员。
5、生活护理
穿宽松前扣式上衣,避免套头衣物;淋浴时用防水敷料密封导管部位,禁止盆浴或游泳。
避免提重物、剧烈运动或压迫导管部位,股静脉置管者睡觉时取平卧位。
6、紧急情况处理
导管脱出时立即按压穿刺点10-15分钟并就医;若导管断裂或接头脱落,需夹闭近心端防止空气栓塞。
出现发热、穿刺处疼痛或肢体肿胀(警惕血栓)时需及时就诊。
7、特殊注意事项
透析专用导管不可用于输液、抽血等非透析操作。
长期留置者需定期评估凝血功能及血管超声,预防血栓形成。